“辨別善惡”
From January 10th, 2018
參考經文:《約伯記8章1~22節》

難道上帝顛倒是非嗎?難道全能者違背正義嗎?

(約伯記8章3節)


書亞人比勒達來自亞伯拉罕與基土拉的後代(創世記25章1~2節),他們經常與以掃的後裔以東人及提幔人為伍,都可算是約伯的遠房親戚。比勒達的名字意思是「競爭之子」,他發表三次的言論分別記在第8、18和25章,且一次比一次簡短。相較於以利法,比勒達顯得更不客氣,說話直接而不耐煩,有可能是因為他聽了約伯的答辯之詞所致。

以利法的言論基礎是建立在觀察和個人經驗上,而比勒達則是偏重在傳統的教訓,強調古代的智慧和先賢的格言,並採信保守的道德觀,不相信上主會冤枉無辜的正直人,因此他斬釘截鐵地表示:「你的兒女一定是得罪了祂,所以祂照他們應得的加以懲罰。」(約伯記8章4節)上主當然不會冤枉無辜的正直人,但不代表所有苦難就是上主的懲罰。耶穌的門徒也曾疑惑:「老師,這個人生來就失明,是誰的罪造成的?是他自己的罪或是他父母的罪呢?」耶穌回答:「他失明跟他自己或他父母的罪都沒有關係,而是要在他身上彰顯上帝的作為。」(約翰福音9章2~3節)上主固然施行管教,但不等於所有苦難都是來自上主管教。但是對活在傳統下的比勒達來說,這卻是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。

回到創世記的伊甸園,其中有一棵能使人辨別善惡的樹,亞當、夏娃被安置在這看守園子,但遭到狡猾的蛇所誘騙,以為只要吃了那果子,眼就會開了,就會像上主一樣能夠辨別善惡。「辨別善惡」又被解釋為「能夠明白一切」,其中意思包含能夠做出像法官一樣的判決。上主設置這棵智慧樹,想必有祂的計畫,但人未經同意而得到辨別善惡的能力,卻是上主眼中的災難,不僅趕出亞當和夏娃,還防止人不再接近生命樹(創世記3章24節),以免永遠框限在這不應屬於人的能力當中。

辨別善惡的能力,跟著人類繁衍不斷,約伯受苦是善?是惡?見狀的人心裡已經預先有了答案。約伯的三個朋友雖見過他的為人,但在目睹他的悲慘遭遇後,心中的意識形態──不由自主地分辨善惡,隨著一波又一波的發言,越來越浮出檯面。約伯亦是如此,一昧將責任歸咎於上主,結果惹來更大的批評。想一想,這不也是我們會犯的毛病。


默想:
上主辨別善惡,和人辨別善惡有何不同?人若完全不辨別善惡,這世界又會是什麼樣子?

祈禱:
辨別善惡的主,人類始祖所留下的遺傳,後代若沒有聖靈的更新,將成為叫人死的字句。懇求祢使我們在聖靈的更新中,活出復活的新生命。奉主耶穌的名,阿們。


台灣教會公報社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