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何耶大是大祭司以利亞實的兒子。可是他有一個兒子娶了和倫人參巴拉的女兒,因此我叫耶何耶大離開耶路撒冷。
(尼希米記13章27節)
在以色列的傳統,婚姻是人生大事,關係到家族生命的延續,也關係到民族存亡。現代人很容易認為,婚姻只關於男女雙方。其實不是那麼簡單,婚姻的結合是一輩子的事,其中又涉及後代生命與文化的延續。所以,婚姻不只是男女雙方的結合,也是兩個家庭的結合,如果是異國婚姻,更涉及兩個文化的結合。
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時,上主告誡他們,要把迦南地的民族趕出去,不可與他們通婚,以免受誘惑離開上主(申命記7章3~4節)。但是所羅門當王時,為了鞏固與其他國家的關係,他娶了700位公主,此外還有300個妃嬪,導致他被引誘去拜異邦神明,離棄上主(列王紀上11章1~8節)。以色列人沒有遵守上主的誡命,最後遭亡國命運。這慘痛的代價,尼希米牢牢記在心裡。當他看到重建中的猶太人娶外邦女子為妻,所生下來的後代,受母親影響,只會講別種語言,不會講希伯來語時,他憂心如焚。他嚴懲這些人,並要求他們發誓不再與異族通婚。尼希米發現,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兒子也娶外邦女子為妻,就請大祭司離開耶路撒冷。以斯拉也下令清查與異族通婚的名單,下令送走這些外族女子和所生的孩子(以斯拉記9~10章)。
以斯拉和尼希米面對重建中的以色列,在婚姻上採取嚴格措施,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,似乎很不近情理。但是當時以色列所面對的,是民族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:在政治上已失去主體性,若在宗教文化上又失去主體性,那麼一切重建將失去意義,只是重蹈滅亡的覆轍而已。
關於基督徒的婚姻觀,保羅提醒「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」(哥林多後書6章14節),卻沒有絕對禁止信徒與未信者的婚姻。保羅對不同信仰的婚姻結合仍抱持希望,希望藉著婚姻,有一天信主者能引導未信的另一半,進入上帝拯救的國度(哥林多前書7章12~16節)。
今日教會信徒的婚姻,若能在同信者中找到對象,是最好的選擇。但更多時候,必須面對不同信仰的婚姻,這樣的婚姻仍能得到上帝的祝福,只是不可忘了保羅的提醒,要關心未信的丈夫或妻子的信仰,引導他們與我們擁有共同的信仰,否則我們就會受誘惑離開上帝。
默想:
在婚姻中,我有好的見證,建立家庭的信仰嗎?
祈禱:
親愛的上帝,我為我的婚姻禱告,我相信婚姻是祢對我的祝福,也求祢讓我藉著婚姻生活,體驗祢創造的美意,更謙卑尊主為大,使我的全家得蒙祝福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。
台灣教會公報社 版權所有